欢迎来到品达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知识>抛补套利的条件(利率平价理论指标与即期市场相关性回溯分析)

抛补套利的条件(利率平价理论指标与即期市场相关性回溯分析)

2024-01-05 19:33:47

作者:“admin”

利率平价理论指标与即期市场相关性回溯分析 内容提要 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外汇掉期市场中套利者不断的抛补交易会使掉期点实际值不断接近利率平价理论值,二者基差一般难以持续。然而2023年

利率平价理论指标与即期市场相关性回溯分析

内容提要

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外汇掉期市场中套利者不断的抛补交易会使掉期点实际值不断接近利率平价理论值,二者基差一般难以持续。然而2023年以来,掉期点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异多次出现持续、系统性扩大,与之相应的是人民币正在加速贬值。文章基于回溯数据,通过定性、定量等手段梳理得出,利率平价基差与即期市场汇率的相关性并不显著,但在部分极端区间内呈现一定负相关性。

(一)利率平价理论与基差的定义

外汇掉期交易涵盖了外汇、货币等多个市场的运作,在两国利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套利者往往通过外汇掉期交易进行国际抛补套利,从而在谋取利润的同时规避汇率风险。在理想情况下随着大量掉期外汇交易的不断进行,远期价差将正好等于两国利差,两种货币资产所提供的收益率完全相等,即利率平价成立。利率平价的状态能够敏感地反馈出国际金融市场稳定与否及变化风向,为当前外汇市场参与者采纳用于汇率和利率的主流定价模式。

基于上述理论,掉期点理论值指标旨在反映在利率平价理想状态下市场掉期点应有的数据水平,计算方式为:掉期点理论值=即期汇率×((本币利率-外币利率)×N/360)/(1+外币利率×N/360)。本文使用掉期点实际值减去上述计算的掉期点理论值来定义“掉期点基差”,简称“基差”。

掉期点基差衡量了掉期市场相对于利率平价状态的偏离程度。“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弹性提升,掉期市场更加趋于市场化,美元对人民币掉期定价逐渐由汇率主导转向由利率平价主导。根据利率平价公式,中美货币利率之差和汇率价格是掉期点变化的两项决定因素。在成熟市场中即期汇率价格主要反映了市场供求与汇率预期,利差则透露了两国之间经济和宏观政策的差异。而在实际市场交易中,资金面宽紧、技术面超卖超买、监管条件等遏制正常套利的各类情况,以及市场参与主体对汇率及中美利差的基本面预期差,都可能使掉期点偏离利率平价理论值,形成掉期点基差。

(二)银行间人民币外汇市场基差的计算

在实际计算中,本文统一使用SHIBOR利率为本币利率基准、美元拆借利率成交价为外币利率基准,取每日16:30数值,若当日无数据,则取前一个交易日价格。同时,掉期点实际值提取自CNY掉期曲线,为各期限掉期点的每日收盘价。最后,将理论值与实际值作差,构建“掉期点基差”指标。

本文回溯计算的样本区间覆盖2020年年初至2023年6月,着重考察隔夜和1Y两个典型期限。隔夜期限方面,由于存在较多跳升急跌的脉冲值,对其作如下处理:首先,将USD/CNY掉期隔夜期限近远端起息日相减得到实际占款天数,用于调整理论值;其次,由于隔夜期限跨月末易造成大量买入从而推高掉期点,在分析时对每月倒数第二个交易日的样本点做剔除处理;最后,以20个交易日为周期做移动平均,以平抑单月波动。1Y期限方面,数据的平稳性相对较高,但为保持一致性、同样以20个交易日为周期做移动平均,不作其他处理。

(三)掉期点基差指标概况

2020年至今,掉期点基差经历了多轮“扩大-缩小”周期,大多持续3个月至半年以内,然而2023年以来基差发生“扩大-缩小”的频率明显提升,周期也较以往更短。2023年上半年,外汇市场掉期点真实值与理论值共在三个时期发生过较大的偏离,分别是1月上旬、3月上旬、5月中旬起至6月,其中最近一次偏离的持续时间相对最长、偏离幅度相对最大。

从统计分析来看,掉期点基差为正的交易日比例更高,基差并未围绕0做上下波动,1Y期限的波动中枢在50~130bp之间,隔夜期限的波动中枢在0.2~0.5bp之间。统计数值方面,1Y期限掉期点基差的中位数为125.2,均值为180.0,数值范围在-399.1~1401之间,极差为1800;隔夜期限掉期点基差的中位数为0.482,均值为0.536,数值范围在-3.731~2.791之间,极差为6.522。

(一)全样本来看,基差与汇率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实际市场中的人民币即期汇率价格一方面反映外汇市场供求与汇率预期,另一方面则同样因国内外宏观政策、市场条件和监管环境,通过结售汇各方的交易行为受到间接影响。因此,在一定时期内,人民币汇率变化可能与掉期点基差的形成存在部分重合的引致因素,从而造成两者的相关性。

为了更精确地研究掉期点基差与汇率是否在统计意义上存在相关性,本文使用计量软件对隔夜、1Y两种期限的2020年—2023年6月样本分别做相关性检验。在计量处理中,拓展因变量为当日汇率、下一交易日汇率及后五个交易日汇率,以探讨掉期点基差与滞后几期的即期汇率是否存在负相关性;同时,考虑到即期汇率的时间序列数据并不平稳,需对因变量先做一阶差分处理后再进行检验。

从全样本回归结果来看,隔夜、1Y期限的掉期点基差对当日即期汇率(一阶差分)的回归系数均为负,但统计上并不显著,基差与次日及次周汇率的正负关系则不稳定,亦不存在统计上的显著性。进一步按基差的五分位数进行分箱回归后,从分样本回归结果来看,仅在1Y期限中前20%区间的掉期点基差与当日即期汇率(一阶差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隔夜期限、1Y期限的其余区间以及次日、次周汇率的各区间检验中均未发现显著的相关关系。

总结上述定量分析结果,除个别期限的极端区间存在负相关联系外,大部分关于掉期点基差与即期汇率的相关关系都未通过严格的定量检验,基差对滞后几期汇率的预测作用也并不明显。

上述结果的出现,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一阶差分后的即期汇率变得数值较小、波动性不高,另一方面则可能是因为数据样本量较大,受到部分时期大量样本点无明显相关性甚至存在正相关的影响,无法呈现出统计上的严格相关性。

(二)极端分位区间内基差与汇率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

因此,为了更进一步直观地观察掉期点基差指标与汇率的相关性,本文使用2020年以来的大样本,按掉期点基差区间的十分位做样本分箱并分别绘制各个样本点后一周汇率的箱线图,其中第1组表示基差最小的组,以此类推。

图1-2 2020年至今滞后五个交易日汇率的分组箱线图(上图为1Y,下图为隔夜)

根据2020年初至今的全样本点结果,当基差较小(前0~50%)时,1Y期限的后周汇率随着基差扩大而减小,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如果忽略隔夜期限的10%~20%分位间过多的离群值导致箱型异常,隔夜期限的前50%分位区间也同样呈现出负相关规律。但随着基差上升至后50%分位,这种负相关性减弱,即期汇率反而开始向上偏离。总结来看,近3年的数据显示,1Y期限的掉期点基差在81~126bp以下能与滞后一周的交易日汇率有负相关关系,隔夜期限的掉期点基差在0.37~0.49bp以下与滞后一周的交易日汇率有负相关关系。

考虑到全样本区间中2022年底至2023年6月之间可定性观察到的负相关性区间更多,本文对2023年初至今的小样本数据按基差的五分位数进行分组,同样绘制箱线图,以观察2023年上半年的小样本中,掉期点的不同基差水平对负相关关系的影响。

根据2023年至今的样本点结果,掉期点基差对滞后五个交易日汇率有清晰的负相关性,无论从各个区间的平均值还是上下分位数来看,汇率都随着掉期点基差的上升而下降。除了隔夜期限第一个区间的较多极端值导致单个箱型异常,上述图形说明掉期点的不同基差水平并不影响负相关性的存在,这可能是由于2023年以来基差明显向下扩大,长期处于门槛线以下,使得2023年以来的样本几乎能完全显示出负相关性。

由此,本文发现在部分极端分位区间内掉期点基差与滞后五个交易日汇率的确存在负相关性,即掉期点基差在极端区间内能对未来几天的即期汇率构成指示作用。但这种仅限于极端区间的表现也使得基差并不能作为汇率预期的指示器,二者相关性出现的原因仍需进一步考察。

(三)2022年末以来掉期点基差与即期市场的负相关性明显

图3 2020年初至今1Y掉期点基差与人民币即期汇率走势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从上述典型期限的图形来看,掉期点基差和即期汇率在2022年至今的某几个区间中存在负相关特征,如1Y期限的2022年6—9月、2023年2—6月,隔夜期限的2022年12月—2023年6月。

从2023年以来的1Y掉期点图形来看,今年以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持续走贬,截至6月底已达今年以来新高点。掉期点基差则以2个月左右为周期围绕0bp上下波动,基差自5月起进入新一轮下行,在6月底扩大至新低。总体来看,2023年5—6月掉期点基差与人民币即期汇率负相关走势明显。

图4 2023年1—6月1Y掉期点基差与人民币即期汇率走势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从掉期点基差来看,今年5—6月掉期点的大幅偏离可能受到了基本面、资金面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具体如下:

宏观基本面角度,5—6月美国多项经济数据向好呈现其经济韧性,核心通胀顽固使得美联储在6月维持鹰派前瞻指引,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再次强化,推升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上行;同时国内宏观经济数据仍偏弱,6月月中中国央行降息并净投放大额资金,带动中美利差延续走阔趋势。中美利差是影响掉期点变化的两大核心因素之一,由于美国加息预期强化叠加中长期限人民币利率上抬困难,市场预测中美利差将继续走阔,容易导致掉期市场超卖,市场掉期曲线超额下调。

市场资金面角度,一是美元流动性紧张。6月境内美元拆借加权成交利率曲线整体全线走升,隔夜利率居高不下,反映出境内美元流动性持续收紧,境内美元的资金池紧张导致掉期融入美元难度提升,阻碍市场按照息差和汇差进行实际套利行为,市场参与者掉期融资供需改变,造成掉期点偏离理论值。二是客盘需求下降。受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要求影响的企业面临较大的留存资金压力,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企业远端购汇需求,导致客盘远端购汇需求下降,市场缺少足够买盘支撑,掉期点受该制度性因素影响向下偏离利率平价水平。

从即期汇率来看,自今年年初起人民币汇率缓慢但持续贬值,主要原因则是美元指数再次走强和国内经济复苏预期渐弱。具体如下:

一方面,多数情况下人民币贬值主要驱动因素仍为美元,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导致利差扩大,1年期限中美利差向下突破-350bp,创2015年以来新低,呈现极限倒挂,与此同时美元指数6月初由涨转跌后再次连续走高,截至6月底仍处高位水平。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数据维持低位导致市场对中国经济复苏力度信心不足,叠加6月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指数背离所反映出的国内经济基本面对汇率影响增强,人民币汇率呈现下行压力,市场普遍预期人民币短期内难以进入升值通道。

综上所述,今年5—6月掉期点基差向下扩大与人民币汇率贬值具有多个重合的基本面因素,如中美经济面成色对比和中美货币政策分化。此外,这一阶段美元利率上行与人民币贬值同期发生,美元侧的上行带来了更多技术面和资金面因素,从而加剧了掉期市场对基本面的反馈,使得掉期点基差偏离与人民币贬值同步进行,形成了一定的负相关性。

这一案例也说明,相比于人民币汇率升贬,掉期点的基差形成往往需要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从而构造出实际掉期市场对利率平价条件偏离的环境,如超额预期、制度性因素及流动性障碍等。这也使得在某些时期,掉期点基差可能仅与人民币汇率的升贬部分挂钩,形成不显著的相关性;由于汇率价格也是掉期点变化的两大影响因素之一,当人民币汇率升贬存在超额预期时,掉期点基差甚至会与人民币汇率升贬正向挂钩。但本文也发现,当掉期点基差下降至一定门槛后,这种相关性将有所恢复,可能正是由于此时掉期点基差的影响因素再次与人民币升贬因素发生了重合。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所在单位无关。

 END 

作者:戴心逸,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22级金融硕士;李思博、柴天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市场一部

更多阅读

◆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新规对市场机构的影响简评

◆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预警——基于高频汇率指标比较分析

◆关于农商银行资金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扫码关注我们

扫码“中国货币市场”小程序

开启线上阅读/订阅

国际金融问题!!!

非抛补套利:即期将美元兑换成英镑,进行英镑投资,一年后取回本利按市场汇率出售,获利:1000000/2*(1+10%)*1.9-1000000*(1+8%)=-3500即由于汇率的变化率大于利差,套利损失3500美元远期英镑贴水200点,远期汇率为GBP1=...

国华汇金FOF研究专题(285)————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衡量方法

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是指国内和国外金融市场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和协调,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逐步走向统一金融市场的状态和趋势。虽然,金融市场开放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得国际投资成为可能,但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又会弱化国际投资的分散化效应。

一般来说,实现金融市场一体化有两条主要途径。一是金融活动一体化。指国际金融领域中的各种壁垒及障碍需要尽可能消除,在业务活动中各种交易工具、交易市场、交易规则、资金价格、结算汇兑、货币种类等趋于一致或具有较大的趋同性,主要表现在金融市场、机构、工具乃至货币的一体化上;二是金融制度一体化。指通过契约法律条文和一定的组织形式将金融活动一体化固定下来,形成多个必须遵守的制度。这种较高级的层次,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这一进程要曲折和复杂得多,会涉及国家利益的放弃、**经济主权的削弱与让渡,因此主权国家对此都极为慎重。

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衡量标准

目前,衡量金融市场一体化比较常见的方法主要有四种:抛补利率平价、非抛补利率平价、实际利率平价、储蓄和投资模型。

1、抛补利率平价

在完全理想的条件下,如果两个国家同一种金融工具或两种相似的金融工具的预测收益不同,储蓄者会将资金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只有预期收益率相等时,这种转移才会停止,市场达到均衡。也就是说,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应该存在一个利率平价,在利率平价下,各国的利率会相同,确保资金不发生流动。抛补利率平价就是根据这一思想推导出来的。

抛补利率平价指的是这样一种条件:国内金融资产的利率与国外金融资产的利率应该等于两国远期汇率的升水或贴水。如果抛补利率平价不成立,就存在抛补利率套利机会,人们会将资金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

2、非抛补利率平价

非抛补利率平价是一个比抛补利率平价更加宽泛的定义。非抛补利率平价说明其他所有特征都相同的两国金融工具的利率差异,应该等于两国货币即期汇率的预期变动率。在非抛补利率平价公式的条件下,不可能存在国家风险溢价或者是汇率风险溢价。

3、实际利率平价

实际利率平价是根据费雪方程式、相对购买力平价和非抛补利率平价推导出来的。如果实际利率平价成立,意味着各国之间的实际利率不存在任何差异,一价定律实现,国家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

4、储蓄与投资模型

储蓄与投资模型是一种数量型平价方法,由于一国总储蓄和(或)总投资的变化会引起经常账户变动,于是经常账户余额就等于国民储蓄减去国内投资。金融市场完全一体化,经常账户的赤字(盈余)就会被资本账户的流入(流出)所平衡,个人和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投资所需的资金,这样一国的储蓄决策将独立于投资,储蓄和投资就变得不相关。通过检验国家间储蓄和投资的相关性,可以判断金融市场一体化的程度。该模型所指的一体化标准较为严格,而且模型是建立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基础之上,在现实中难以完全满足。因此,运用储蓄与投资的相关性来衡量金融市场一体化,仍存在较大争议。

(来源:国华汇金FOF研究院)

国华汇金秉持“开放、合作、诚信、共赢”的经营理念,以开放的心态吸纳合作伙伴,建立多样的合作模式,打造极具诚信的团队,与合作伙伴建立共赢机制,以共赢求发展。

www.ghhj.cc010-64616684 ghhj@ghhj.cc

抛补套利实际是()相结合的一种交易。

D.无抛补套利与掉期

抛补套利与不抛补套利的含义与区别

抛补套利是将套利和掉期交易结合起来进行的外汇交易。不抛补套利是将资金持有者利用两个金融市场上短期利率差,赚取差价。区别:1、风险不同:抛补套利是已经规避了风险的套利,而非抛补套利没有规避风险。2、投机活动不同:...

如何进行银行汇率差套利

人民币贬值前,在银行大量买入增值性比较强的美元,然后人民币贬值后,再兑换**民币,也属于一种套利;或者选择银行的外汇买卖,根据汇率的价格差来赚取差价套利!

抛补套利机会的呈现与消失——从内地交易员视角看港币市场

内容提要

2015年美联储开启新一轮加息进程后,虽然香港金管*提高基准利率与之匹配,但由于储蓄存款逐年稳步增加,总规模近7万亿的港元存款为市场提供了充裕的流动性和低成本的资金,港币利率调整传导存在滞后性,市场长时间形成了标准的抛补套利机会。但2019年5月之后港币利率快速上涨,抛补套利交易的空间被逐步关闭,文章深入思考了其原因,并探讨了港币未来交易机会。

2008年初,《时代周刊》发表一篇标题为“三城记”(ATaleofThreeCities)的封面专题长文,文章聚焦纽约、伦敦和香港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并创造了一个新词——“纽伦港”(Nylonkong),意思是纽约、伦敦和香港这三座城市因相通的经济文化而互相联系,不仅成为体现全球化的典范,而且也解释了全球化的原因。这三座城市“意外地”构建起一个能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金融网。文章作者迈克尔·埃利奥后来提到“这个新名词是全球化时代的一个成功代号,而当你了解了纽伦港之后,你就能了解当今世界。”

虽然,将香港与传统的国际金融中心纽约和伦敦比肩还为时尚早。但香港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口岸、首个开展人民币业务的离岸市场,港币和香港外汇市场的发展对于境内人民币市场的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提起香港的外汇市场和港币,就会第一时间想到香港金管*使用的联系汇率制度。联系汇率制度是一种货币发行*制度,本质上是一种“硬钉住”,货币在一个狭窄的区间内钉住另一种或一篮子货币。货币当*的作用是将钉住的价值以法定的形式确认下来,要求货币的供应100%以目标货币的外汇储备作为支撑,来强化钉住的可信性。

根据“三元悖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立的货币政策、自由的资本流动、浮动的汇率制度不可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满足其中两点。而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正是舍弃了浮动的汇率制度,选择钉住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香港的汇率制度也是根据国际经济环境和自身的经济发展特点不断演化和改进的,目前,美元兑港币在7.75-7.85的区间浮动的联系汇率制度已使用了近15年,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汇率的稳定是吸引外资的基础,联系汇率制度在香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在2018年和2019年,港币汇率两次长时间触及7.85的弱方兑换保证,港币远期汇率也曾一度来到了7.85上方,市场出现“联系汇率制度即将打破”的声音和交易盘,再次让人回想起1998年的那场“香江保卫战”,引发了联系汇率制度是否会被打破的讨论。

1997年,归途如虹的香港遇到了东南亚金融危机,香港因固守联系汇率制度,曾被当时的国际炒家戏称为“超级提款机”。对于香港这种资本流动性很高的经济体来说,当钉住制度与稳定产出等其他货币政策目标发生冲突时,汇率制度就可能会受到投机性的冲击。面对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维持联系汇率制度的直接指标就是外汇储备是否充足。1998年,当时香港凭借不足9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金管*掌握的外汇基金)抵御着国际炒家在外汇、股票、期货多个市场的疯狂做空,赢得了“香江保卫战”的胜利,守住了联系汇率制度。随着20多年的发展,香港的外汇基金规模已超过440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五,有充足的资金维持联系汇率制度。同时,香港的居民储蓄存款总规模已到13.8万亿元港币,是1997年时的五倍之多。其中,港币存款和美元存款分别增长了4倍和8倍,保证了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充足,具备了维持稳定汇率制度的基础。

截至2019年底,香港外汇基金中货币基础1.7万亿港元,包括近5300亿港元的流通货币、543亿港元的总结余和1.1万亿港元的未偿还外汇基金票据和债券(EFBN)。货币规则要求香港金管*下的外汇基金保持一定程度的外汇储备,以100%覆盖货币基础。截至2019年底外汇基金拥有价值3.6万亿港元的境外资产,覆盖货币基础的218%。因此,金管*有足够的资本来维持联系汇率制度。

抛补套利是指投资者将资金从低利率市场调往高利率市场,同时卖出高利率货币的远期,以锁定汇率波动风险的一种套利交易。通常情况,抛补套利可以看作是非抛补(不卖出高利率货币远期)和掉期相结合的的一种交易。抛补套利往往是在汇率不是很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的套利交易活动,在利差交易的同时,锁定了汇率波动风险。

2015年美联储开启新一轮加息进程后,由于港币利率调整传导存在滞后性,当美联储进入一轮加息周期时,虽然香港金管*提高基准利率与之匹配,但香港市场上,由于储蓄存款逐年稳步增加,总规模近7万亿的港元存款为市场提供了充裕的流动性和低成本的资金,造成了香港银行间市场的拆借利率(Hibor)长期低于同期限的基准利率,银行并没有向金管*借贷的需求,基准利率对银行间市场利率(Hibor)并无实质影响。市场长时间形成了标准的抛补套利机会,交易员可利用多个交易品种开展跨市场套利。

在过去的两年里,港币曾在2018年4月至8月、2019年3月至5月两次触及7.85的弱方兑换保证,由于维持联系汇率制度是金管*的首要货币政策目标,于是金管*的出手干预,使得总结余快速下降,加之多方面因素影响,在2019年5月之后港币利率快速上涨,抛补套利交易的空间被逐步关闭。深入思考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总结余持续下降:香港金管*几次卖出美元、买入港币的操作,使得总结余(AggregateBalance)逐渐减少。总结余可以看做是港币的资金池,随着香港金管*的多次入市调节流动性,总结余已经在最近五年大幅下降,使得市场的流动性开始变得紧张。

2.IPO对市场资金紧张情绪的叠加:随时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业务的开展,内地和香港的资本市场联系越发紧密。近两年,阿里巴巴、百威亚太、小米、平安好医生等企业赴港股上市,虽然期间进程有所反复,但由于港币自身总结余已经相对收紧,加之IPO锁定期对资金的占用,叠加了流动性紧张情绪。

3.恒生指数持续走强:2018年和2019年,恒生指数出现过两次持续走强的阶段,指数均超过了30000点,可以看做是香港股市繁荣的一个指标。而港币利率和股市走势高度相关,当股市繁荣,资金涌向股票市场,使得港币需求上升,市场利率提高。

4.以沪港通、派息盘为代表的南下资金的涌入:由于港股的市盈率在10左右,低于A股,愈发增加的南下资金对港币形成持续需求,推升了港币利率。

5.半年末时点,银行等机构资金回笼需求:当地银行在季末时点为了满足监管指标的要求,回收流动性,使得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尤其以半年末和年末最为明显。

6.美联储开启保险性降息进程:2019年,美联储开启了三次保险性降息的进程,自2015年的加息进程关闭,美元利率走低。

以上多种因素在2019年5月之后开始逐步相互叠加,使得港币利率逐步上涨,港币掉期曲线也逐步上移,港美息差逐步翻转,抛补套利交易的机会逐步消失。同时,在2020年初港币市场出现了流动性紧张情绪,港美息差进一步走扩,直到年后才逐步缓解。

虽然抛补套利机会消失,但市场交易机会仍在。市场永远是在波动中发展的,而港币波动的根本原因则是经济发展与货币政策的不匹配。港币使用了钉住美元的货币政策,香港的货币政策可以看成是美国货币政策的滞后反应,但现阶段对香港经济基本面影响最大的显然不是美国,而是内地。从2003年起,内地赴港旅游的开放、内地公司赴港上市、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立,对于巩固和加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最早的试验田,从2004年开始就推出了人民币清算和零售银行业务,并且具备了贷款、债券融资、债券交易、外汇等完备的离岸产品投资渠道,也成为了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南下资金对港币的需求和支撑作用已经愈发明显。自由行政策的放开,使得两地经贸活动联系频繁,内地投资者、游客对香港各行各业的拉动作用愈发明显。

春节过后,新冠疫情的爆发和IPO募集资金的释放,使得港币的汇率和利率都出现了震荡回调,市场在超调之后逐渐回归均衡。由于总结余仍处于低位,港币市场对突发事件和IPO信息变得更为敏感,加之利率回归正常水平,2020年当市场有外部冲击以及IPO信息发布时,港币利率和掉期曲线或变化得更加迅猛。

由于香港私人部门海外投资持续增加,形成的利润汇回也会在特定时点上形成换汇需求。同时,派息盘也依然会在特定时间段内对港币形成刚性需求。

另外,目前全球经济仍然整体疲软,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我国开放的前沿,跨境资本的流向依然会是决定港币强弱的重要动因。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所在机构意见。

Theend

作者:张明瑞,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

相关阅读:

扫码

关注我们

获得

更多精彩

非抛补套利名词来自解释

正确答案:非抛补套利(UncoveredInterestArbitrage)是指单纯把资金从利率低的国家或地区转向利率高的国家或地区,从中谋取利率差额收入的外汇交易。这种交易不同时进行反方向交易,要承担高利率货币贬值的风险。

抛补套利与不抛补套利的含义与区别

抛补套利是将套利和掉期交易结合起来进行的外汇交易。不抛补套利是将资金持有者利用两个金融市场上短期利率差,赚取差价。区别:1、风险不同:抛补套利是已经规避了风险的套利,而非抛补套利没有规避风险。2、投机活动不同:抛补套利是考虑利率和汇率两种因素将套利和调期交易结合起来的投机活动。不抛补套利是套利者利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短期利率的差异,将资金由利率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至利率较高的国家或地区进行投放,从中获取利息差的一种投机活动。3、利率不同:抛补套利是投资者为防范投资期间的汇率变动风险。不抛补套利则不是。扩展资料:抛补利率注意事项:1、本国利率高于(低于)外国利率的差额等于本国货币的远期贴水(升水)。2、高利率国的货币在远期外汇市场上必定贴水,低利率国的货币在该市场上必定升水。如果国内利率高于国际利率水平,资金将流入国内牟取利润。3、抛补利率平价中,套利者不仅要考虑利率的收益,还要考虑由于汇率变动所产生的收益变动。4、在资本具有充分国际流动性的前提下,如果本国利率上升,超过利率平价所要求的水平,本币将会预期贬值,反之,则升值。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非抛补套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抛补套利

判断市场是否存在套利可能性高分求解

首先计算上远期买价的上限和远期卖价的下限远期买价的上限为2.2441,远期卖价的下限为2.2497市场的远期买价为2.2644,市场的远期卖价为2.2706因此市场的远期买价超过了远期买价的上限,因此存在抛补套利机会.构造借...

【抛补套利的条件(利率平价理论指标与即期市场相关性回溯分析)】相关文章: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