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品达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百科>什么是资本主义市场(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

什么是资本主义市场(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

2023-11-30 20:27:21

作者:“admin”

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 1. 商业革命阶段:从14世纪到18世纪初期,欧洲发生了商业革命,工业和贸易得到了发展。商业革命推动了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商业资本家开始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2. 工业

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

1. 商业革命阶段:从14世纪到18世纪初期,欧洲发生了商业革命,工业和贸易得到了发展。商业革命推动了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商业资本家开始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2. 工业革命阶段: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期,欧洲发生了工业革命,机器制造业得到了显著发展。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资本家开始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3. 金融资本主义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金融资本主义崛起,金融资本家开始通过投资和财务管理来获得利润。金融资本主义推动了股票和债券市场的发展。

4世纪到18世纪初期,欧洲发生了商业革命,工业和贸易得到了发展。商业革命推动了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商业资本家开始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8世纪初期,欧洲发生了商业革命,工业和贸易得到了发展。商业革命推动了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商业资本家开始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9世纪初期,欧洲发生了工业革命,机器制造业得到了显著发展。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资本家开始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高考历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大总结,方便记忆)

↑点击上方“新未来教育”免费订阅

距离2019年高考仅  38  天

高考历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大总结,方便记忆)

一、 开辟新航路——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一)开辟的原因与条件

1、原因(必要性)

(1)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即生产力需求)

(2)社会根源:对黄金和白银的渴望——“寻金热”。(资本积累)

(3)**需求:葡、西统治者掠夺财富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

(4)宗教动力:传播天主教。

(5)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东西方的商路。(直接原因)

(6)思想根源:人本注意提倡冒险进取精神

(7)根本原因:是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由此引起社会对黄金、白银需求亮的日益增加,而”“寻金热”是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动力,而非根源。

2、条件(可能性)

(1)客观条件:航海技术与造船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应用以及地理知识的丰富。

(2)主观条件: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两国较早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二)开辟的过程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①打开地理大发现序幕(世界市场雏形);②贸易中心转移:地中海----大西洋沿岸东方---西方;

③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欧洲主导的时代;④加速欧洲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加速人类文明的进程,走向回合的世界。

1、对欧洲: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1)贸易规模、商品种类、商业经营方式变化。(通过金银矿开采,种植园经济和黑奴贸易,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原始资本)封建地主地位小于资产阶级

(2)贸易中心转移:地中海→大西洋沿岸。引起商业革命

(3)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引发出现价格革命

(4)开始殖民扩展与掠夺(开始资本的原始积累)

2、对世界:(1)地理大发现。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冲击了教会神学理论(开创了人类发现时代)。

(2)结束世界各地的孤立,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3)世界市场开始出现。(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直接的商业联系,伴随着殖民扩张,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3、对非洲:跨越大西洋的黑奴贸易从此开始,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场所。

4、对亚洲:欧洲殖民者用美洲的白银来购买亚洲的商品,白银的大量流入,也刺激亚洲经济的发展。

5、对美洲:在欧洲人的殖民扩张活动中,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

对亚非拉国家除了带来沉重的灾难,**控制,经济掠夺外,冲击了当地落后文化和生活方式。

(四)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迪亚士、哥伦布的航行。

郑和下西洋

迪亚士、哥伦布的航行

规模上

船队的数量多、人数多

目的

宣扬国威;发展中外友好关系;获得外国的珍宝特产。

掠夺财富(资本);扩张领土,占有市场;传播基督教等。

性质

**行为;贡赐贸易

经济行为;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

影响

消极:加重农民负担,远洋航海业衰落

造成亚、非、拉美的长期贫困落后

积极:加强了中外交流

二、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世界市场的拓展

(一)西班牙、葡萄牙的概况及殖民扩张(16世纪):

1、西班牙的殖民活动(美洲、亚洲):——中美洲、南美洲(巴西除外)、菲律宾。

2、葡萄牙的殖民活动(非洲、亚洲):——非洲和印度沿岸、马六甲、中国的澳门、巴西。

葡萄牙

西班牙

不同点

地域

重点地区在亚洲和非洲

重点地区在美洲

范围

据点分散,面积不大

据点集中,面积较大

侵略

特点

以侵占军事据点和建立商战为主,同是采取垄断商路,进行欺诈性,贸易的办法来掠夺财富。(侵占中国台湾)

①将被占领的土地直接划入版图②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奴役政策,掠夺金银、发展种植园和奴隶贸易是16世纪西班牙掠夺财富的主要手段

相同点

①都是王室的支持下进行的②都打着传播基督教的旗号③都凭借强大海军进行侵略④都采取暴力**手段掠夺财富⑤都由国家出面⑥手段都非常残忍和卑鄙⑦都属于封建性质,掠夺的财富并未在本国转化为资本

(二)荷兰——商业殖民帝国

(三)英国——世界殖民霸权(“日不落帝国” 19世纪中后期)

荷兰

英国

背景原因)

历史条件

地理

荷兰濒临大西洋,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中心位置,,靠欧洲大陆(地理位置优越)

新航路开辟后,处于大西洋的航路中心

经济

主要从事海外商业活动,成为欧洲最富庶的地区之一(素有经商和从事手工业的传统,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的地区之一)

利用重商主义政策,保护本国的工商业利益,参与贸易竞争,占领殖民地

**

1581年摆脱西班牙过往的统治,17世纪时,成为欧洲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外部因素

新航路开辟影响

军事

大力发展海军力量

殖民扩张

方式

在**的支持下,商人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贸易公司;参与殖民扩张

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贸易公司

表现

A非洲:从葡萄牙手里夺取了好望角殖民地

B亚洲:在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据点,夺得马六甲和锡兰,侵入印度尼西亚,一度占领中国台湾

C美洲:建立以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殖民地

D17世纪时,荷兰成为世界范围的商业殖民帝国

17世纪初,在印度和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殖民据点。英国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概况

①17世纪成为资本主义国家②商船数比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有“海上马车夫”之称③是欧洲最富庶的国家之一

①英西战争: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西班牙失去海上霸主地位。英国开始走殖民扩张之路。

②英荷战争:17世纪初,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相继在印度和北美建殖民地(北美:弗吉尼亚等13个);17世纪中期,三次战争,荷兰战败,英国夺取其在北美的殖民地,改名纽约;英国夺取海上贸易霸权,起因是英颁布《航海条例》

③英法战争: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夺取在北美和印度,经过七年战争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结果夺得法属加拿大、新法兰西,印度等地)

影响

①对殖民国家: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大量资本原始积累,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对殖民地:对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们造成极大破坏和灾难,造成这些地区长期的落后(对殖民人的野蛮的屠杀、掠夺、奴役,打断了亚非拉地区的历史进程,造成这些地区的长期落后,同时殖民主义者给殖民地区带来先进的神掺和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客观促进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③对世界: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扩展。

 

(四)殖民扩张的影响

西欧

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市场、原料。

亚非拉

积极

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的进步

消极

带来深重的灾难(欺诈性贸易、野蛮的掠夺、残酷的屠杀、奴隶贸易

世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殖民扩张和掠夺,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

殖民扩张和掠夺

发展海外贸易的手段

抢掠、欺诈、屠杀、贩卖黑奴。

(五)黑奴贸易

1、影响:使非洲精壮劳动力减少,带来深重的灾难,和今天的落后。

2、说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是一个血腥的掠夺过程,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掠夺密不可分。

(六)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历史观看待)

从整体史观角度

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了一个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从文明史观角度看

新航路开辟使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的文明会和交融

从近代化史观角度看

新航路开辟使人类活动的舞台由大陆转向海洋,改变世界各区域文明之间**、经济、贸易、文化等联系的规模和性质,是人类社会走向近代化的最初起步

从社会史观角度看

新航路开辟给西欧社会带来发展的机遇,促进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过程,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但是他给非洲、亚洲和美洲人民带来殖民灾难

 

三、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注:

1.第一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1)形成背景:

①机器生产需要更广阔的市场;

②资产阶级拓展市场,抢原料,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③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物质条件。

(2)表现:

①落后国家被卷入世界市场;②发达国家主动扩大世界市场;

③19世纪中后期,以欧美资本主义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3)影响: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面貌。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领域

时间

发明

发明人及国别

意义

电力工业

1866

发电机

西门子(德)

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

1973

电动机

格拉姆(比利时)

1879

电灯

爱迪生(美)

新通讯产业

1876

贝尔(美)

内燃机的

创制

和使用

1876

煤气内燃机

奥托(德)

推动了交通领域的革命,推动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1883

汽油内燃机

戴姆勒(德)

1892

柴油机

狄塞尔(德)

1885

汽车

本茨和戴姆勒(德)

1903

飞机

莱特兄弟(美)

化学工

业发展

制成染料、塑料、*品、炸*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

极大地改变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传统工业进步

推动了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发展

跨入了“钢铁时代”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生产关系:垄断组织形成。

(1)垄断组织──大企业之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以获取更大利润而结成的经济联合体。这种控制是通过订立各种协议规定价格、划分市场、分配产量来实现的。

(2)垄断的方式:兼并或相互联合;垄断的表现:控制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的产量、价格和市场;

(3)垄断的目的:追求更多的利润。

(4)垄断组织的形成过程: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企业间竞争加剧→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直接原因)→到一定程度,垄断组织产生(形式: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产生,首先产生于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

(5)垄断组织的实质: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调整。

②国际关系: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1)世界市场: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

(2)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发展的?

A推动工业生产空前发展,殖民扩张更加激烈,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B新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

C资本输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3)世界市场形成影响:

A国际贸易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明显,西方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B列强加强了对殖民地掠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C客观上促使殖民地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

③消极影响:环境污染非常严重,要注意可持续发展。

(三)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比较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国家而言

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相对缓慢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规模更广,发展更快。

 

科学与技术而言

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科学与技术紧密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生产力而言

极大提高生产力,巩固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更加迅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生产方式而言

确立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大机器生产取代分散的手工工场;

使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中,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

世界市场

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使世界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社会结构

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使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更趋明显和激烈

 

 

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3.**对经济具有反作用。4.经济的发展需要雄厚的资金。

5.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6.就中国而言:要想在新一轮的国际格*变动中占得先机,就必须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基础科学及应用科学的进步,并力争把科学技术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方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近代不同时期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

工场手工业时期

机器大工业时期

条件

商品经济发展,新航路开辟

市场扩大,工业革命开展

表现

英、法、荷竞相殖民扩张,并进行殖民战争

发动殖民战争,在全球抢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特征

赤裸裸的抢夺

以武力迫使被侵略国屈服,抢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影响

殖民扩张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种族屠杀、黑奴贸易),造成亚非拉广大地区长期贫困与落后;促进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加速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准备条件

殖民战争加剧了亚非拉地区的贫困,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客观上极大冲击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和思想观念,有利于这些地区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世界市场形成

世界市场形成

过程

第一阶段

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萌芽时期。新航路开辟是*限在地中海、波罗的海的贸易扩展到大西洋。伴随西方殖民者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欧洲、亚洲、美洲、非洲逐渐联系在一起

第二阶段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工业革命爆发,极大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资本主义各国为夺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第三阶段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时期。第二工业革命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一部分,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输出成为国际经济往来的主要特征。

影响

①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促进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②亚非拉国家在经济上饱受列强的剥削和掠夺,是这类国家经济畸形、长期贫困落后,灾难深重的总根源③资本主义的入侵在客观上冲击这些国家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新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殖民地半殖民国家近代化进程④加强世界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促使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正是今天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早期表现

本文来源:整理编辑自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

如果你有独特的家庭教育理念、学习方法

如果你是老师,擅于家校沟通,心理疏导

如果你是家长,有独到见解,乐于分享

还等什么?欢迎投稿,期待您的经验心得!

旨在为升学路上的孩子和家长提供优质的服务。

投稿邮箱:727871982@qq.com

关注我们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区油帮根测看李四比香百天别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3点不同:一、两者的实质不同: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2、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与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相联系的市场经济,统属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二、两者的基本特征不同: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以公有制为主体。(2)以计划为指导。(3)以达到共同富裕为目标。(4)以坚持d的领导为**保证。2、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和占有生产资料的私人企业。(2)经济利润作为生产决策的指导力量而居于支配地位。(3)依靠市场和价格配置资源和分配产品。三、两者的性质不同: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通过市场的供求、价格、竞争等机制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的体制。市场经济是经济分工与协作的产物,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是生产社会化与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计划经济仍然是国家调节市场和供应的重要手段之一。2、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资本主义经济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阶段,进而在一般垄断基础上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先后出现了自由竞争型、垄断竞争型和国家干预下的垄断竞争型三种模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学术语)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等于市场经济吗?

一般认为资本主义等于市场经济,等于自由民主,但这是一个错误。事实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垄断竞争,而不是自由平等竞争,所以本质上是反市场、反自由、反民主的。这也是导致社会不平等与国际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同样,一般认为社会主义等于国有化、社会化,等于取消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等于平均主义,但这也是一个错误。事实上,社会主义等于消除垄断竞争,等于自由平等竞争。国家不再是资产阶级的管理委员会,而是整个社会的管理委员会。所以,社会主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才是通往自由、民主、平等与繁荣之路。

 

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建立在自由平等基础上的交换。它既是一种经济行为,又是一种社会游戏规则。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坎南对此有过生动的描写:“夏天的那几个月里,布鲁克斯堡郊外的一个路边小摊摆着时鲜的水果和蔬菜。我可以在按照惯例由卖家决定的价位上选择购买西瓜的数量。这个过程中几乎不存在讨价还价,交易可以在短短几秒钟里完成。这样的经济交易对我们而言是多么的熟悉,已经完全成了每日的常态,以至于我们经常忽视这种制度赖以维持的基础。我和卖水果的人并无私交,也无意了解他的生活。他对我也持有同样的态度。我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他是不是特困户、大富豪或者处于两者之间。不过,我们两人能够迅速地完成一次交易。我们都认可它,认为它是公平的。”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情景,但这种情景也只能存在于郊外的市场。除此之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一种你争我夺的垄断与权力经济。对此,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庞巴维克在他最后一篇论文《权力还是经济规律?》中曾经写到:“一般意义上的经济过程,以及特殊意义上的社会产品的分配,都不是由纯经济的价值现象所决定的,而是由各个阶级的社会力量所决定的。”

 

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与西方国家新自由主义的兴起是一次制度转型,目的是希望通过制度革命以拯救资本主义。正是这种市场原教旨主义催生出了80年代的“撒切尔主义”、“里根经济学”和所谓的“华盛顿共识”,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动私有化和自由化,让各国**在各个领域解除管治,让中央银行只关注通货膨胀。然而事实上,新自由主义革命在经济增长方面远远比不上此前30多年的凯恩斯革命,反而引发了大量触目惊心的经济和金融危机。另一方面,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分化达到了惊人的程度。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报告早在1990年代中期就拉响了警报——1996年世界最富裕的358人的资本净值“相当于世界最贫穷的45%(23亿人)的收入之和”。1998年世界最富裕的200人在过去4年里资本净值翻了一番,超过一万亿美元,而其中最富裕的3位顶级富豪资产超过了全部最不发达国家及它们的6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之和。发达国家内部也是如此,在最近的30年里,90%的美国人口总收入增长了约15%,而1%最富人群的总收入则增长了150%。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对新自由主义的反思和批判也应声而起。2008年7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以“新自由主义终结了吗?”为题发表文章。他写道:“自由市场这套说辞一直在被有选择地运用,当符合某些特殊利益时就拥抱,不符合时就不提”,“新自由主义的市场原教旨学说不过就是一套服务于某种特殊利益的**教条,它从来没有得到过经济理论的支持”。

 

少数私有者对整个社会的全面控制,这其实就是马克思一直反复强调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虽然因为新自由主义及其实践模式的出现而派生出一些新现象,但不仅没有改变这一基本矛盾,反而由于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加速向国际金融资本垄断过渡,进一步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新自由主义不仅只是实现了财富的集中和权力的重建,而且通过巨型企业反过来改变了整个社会结构。显而易见,新自由主义化进程让当今社会中的阶级矛盾再次突显,并且重新定义了阶级概念,人们越来越感到世界正在进入一个资本统治的时代。

 

在2007年的一项量化研究中,研究者辨认出一个中心集团,其中包括了737个拥有最大控制权的所有者和1347家交叉持股的巨型企业,这些企业中3/4的股票都由其他企业持有。研究者认定,“一旦这些主体步调一致,就意味着它们控制了相当于全世界所有跨国企业80%市值的一个跨国企业群。”若将这个集团进一步缩小,人们还可以辨认出一个只包括147家企业的更核心的群体,这个被称之为“超级个体”、“资本国际”的小群体控制着所有跨国企业40%的市值,且在内部交叉持股。而位于这个“资本主义核心中的核心”,则是一个由18家金融领域的跨国企业构成的相互关联的密集网络。18家密切关联的金融企业、147家代表“资本国际”交叉持股的跨国企业、1347家交叉持股的巨型企业,共同构成了一个同心圆型的资本网络。正是这个位于全球资本主义顶端的资本网络,运用它无可匹敌的金融力量,在美英法三国国家力量的支持下,主导了新自由主义在40年里的全球化和大规模的社会改造。“资本国际”已经顺利完成了对人类社会的全面控制,在可预见的未来,看不到可以与之抗衡的其它社会力量。

 

30多年前,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充满乐观主义情怀,将其《自由选择》一书最后一章的标题定为“潮流在转变”,因为当时人们普遍的信念正在从计划经济转向信仰市场经济。但是,30多年后人们发现西方社会的潮流又要转变了,这就是民粹主义的兴起,它标志新自由主义的终结与一个时代的结束。《通往奴役之路》一书在哈耶克的学术生涯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他在这本书中论证道,当时正在计划中的福利国家是朝着专制的方向迈出了一步,是一条通往奴役之路。但是,同样如果任资本为所欲为,也是一条通往奴役之路。对此就如《1984》和《动物庄园》作者奥威尔批评哈耶克时所说的那样,“对广大民众来讲,回到自由竞争比暴君更糟糕,因为更不负责任”。

与中小投资者同呼吸,共成长!欢迎订阅草野投资,马上扫一扫~~

陕西省军转干考试真题及答案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_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军转干考试频道同步华图教育发布:陕西省军转干考试真题及答案,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持续关注【军转干考试频道】

一、单项选择题

1、2011年4月19日,古巴共产*第六次全面代表大会闭幕,大会选出古共新的领导机构,()正式当选为古巴共产*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A马查多 B劳尔卡斯特罗 C菲德尔卡斯特罗 D菲尔卡斯特罗

2、201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成立(D)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发表讲话,指出全*同志要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3、2012年1月14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开票显示,中国国民*侯选人(A)获胜。

4、水滴石穿、铁尺磨成针的这种胜利,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B)

5、“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所蕴含的哲理是(D)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B、它只能暂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

C、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的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D、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

7、***否定“城市中心论”提出“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著作是(B)

A、新民主主义就是人民民主主义,是新中国建国的**基础B、新民主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

D、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是国家资本主义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9、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示着中国已经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迈进(C)

10、邓小平理论作为*的指导思想地位,正式确立于(B)

C、*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文件D、邓小平追悼会上所致的悼词

11、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思想的许多问题,突出的是(A)

12、邓小平在不同的场合,提出一系列的“两手抓”方针,其中最关键的“两手抓”是(B)

C、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D、速度至关重要

16、*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D)

17、*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D)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A)

19、*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D)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条件的适应规模经营。

20、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GDP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指标,为了追求政绩,一些地方上马了大量的“形象工程”,低水平重复建设更是屡见不鲜,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严重,这种现象(A)

A、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体现B、依靠市场调节可以克服C、表明宏观调控具有缺陷D、忽视了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

21、下列不是加强*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动力的是(B)

22、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实现立*为公、执政为民必须(ACD)注:这个答案是百度的答案

A、落实到*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

2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C)

A、国债投资加大了消费基金比例,促进了消费增长

B、国债投资用于经济建设和形成货币购买力,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C、国债投资增加了积累基金比例,减少了消费基金

D、国债投资增加了货币发行量,加快了商品流通速度。

A、某人认为自己未达到法定婚龄而拒绝同女友结婚

B、海关工作人员认为某人有走私嫌疑而查办该案件

C、检察机关根据群众检举对某人的受贿行为进行侦查

D、审判员办案途中发现两个人口角,而依事实和法律对其进行劝解。

3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宪法关系内容的是(A)

33、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报(D)备案

34、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团、常务委员会或者(C)以上代表提名,以提出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员、人民**组**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罢免案,由**团提请大会审议。

35、县、自治区、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分工联系选民,有代表(B)人以上的居民地区或者生产单位可以组织代表小组,协助本级人民**推行工作。

36、对公务员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C)

37、公务员执行公务时,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的意见;上级不改变决定或者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公务员(A)

38、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处分不服的,可以自知道处分之日起(B)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

39、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核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D)

A、许可申请人B、利益关系人C、申请责任人D、利害关系人

40、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按照(A)的规定给予赔偿

41、申请人提交的(D)符合法定形式,行政机关能够当场作出决定的,应当当作出*面的许可决定

42、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B)地方人民**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外有规定的除外。

43、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B)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

D、国家安全机关对危害国家安全但尚未构成犯罪的拘留

A、建议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B、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47、行政机关作出的下列行为中,属于行政复议范围的是(D)

48、许某在任某市市委书记期间,利用职权,支持和纵容某信托投资公司违规经营,造成国家资产损失及经营亏损总额达人民币11。97亿元;并强令金融机构给某公司提供资金支持,致使1800万元人民币和540万美元的贷款不能收回。许某的行为构成(B)

C、徇私舞弊造成破产、亏损罪D、属工作失误,不构成犯罪

49、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行为,是介绍贿赂罪。其中,对涉嫌介绍个人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D)以上的,应予立案

50、某市**副秘书长王某,因涉嫌受贿罪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最终查明,王某利用职权,为张某调动工作并收取张某感谢费5000元;同时,有50万元的钱款王某不能说明其合法来源,王某的行为(C)

C、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和受贿罪D、不构成犯罪

51、行政管理的首要环节是(C)

54、对整个行政管理系统和活动都有潜移默化影响作用的是(B)

56、行政公关与其他公关形式不同,它的公关主体专门指(D)

57、一级行政机关或一名上级领导者直接领导和指挥的下级单位或工作人员的数目和(A)

A、职位分类制度B、选拔作用制度C、培训制度D、考核制度

61、**行政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C)

62、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本质和属性,这是(C)

A、信息子系统B、执行子系统C、决策子系统D、监控子系统

69、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考虑的是(C)

A、学术团体评价B、高等院校评价C、委托评价D、专家评价

71、下列行为中,属于公共政策诉求的是(B)

A、学生要求学校减免学费B、农民要求**减轻负担

C、工人要求工厂增加工资D、公众要求传媒关注生态环境

72、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决定政策去向的最有效方式是(D)

73、民族和种族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这一区别的主要标志是(C)

A、同一种族的人可以分属于不同的民族,同一民族不可分属于不同种族

B、民族属于历史现象和自然现象,种族属于社会现象和生理现象

C、民族以共同地域、共同生活、共同语言与共同心理素质的特征来区分,种族以行为和文化的特征来区分

75、在实行计划生育的情况下,我国每年仍净增人口1400万,其原因是(B)

C、国家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

78、我国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但是分布地区很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A)

79、函作为一种灵活很简便的公文形式,使其广泛应用于公务联系的各个领域。下列适用函这一形式的是(D)

A、西安市人民**就XXX发电厂建设的问题向国家计委提出申请

B、***、中央军委就军队营区外义务植树进行指示

C、西安市公安*就打击车匪路霸的问题向陕西省公安厅提出建议

D、西安市莲湖区的的道路规划问题向西安市交通*询问

A、某机关对于后勤的安排,因几位领导意见不一致,此时应该制发请示

B、请示这类公文要求上级回复,故应与工作报告相区别

C、各机关对于自己无权决定或难以处理的问题均应制发请示公文

81、一般情况下,需要立卷归档的文件材料,应以(A)

C、本机关和下级机关为主D、上级机关和本机关为主

A、撰写指示,应针对实际工作的中问题与需要,阐明工作原则与方法,具有扎实的实施基础的目的性

C、会议纪要要准确真实的反映会议内容对与会者发言与议定事项严禁删除

D、撰写通知应重点突出,措施具体,使受文者能正确理解并准确执行。

D、严惩严惩破坏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工作安排

86、《***、中央军委关于授予钱学森同志“国家杰出苏南科学家”荣誉称号的命令》属于(D)

C、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D、根据情况临时规定的发文字号

A、嘉奖有突出成就和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人员可用命令

C、某县拟向市**汇报该县遭受水灾的情况可用通报

A、抄送机关、版头、主题词B、发文机关名称、内容、文种C、版头、发文字号D、份号、密级标志、主题词

91、公文区别于其他文章的主要特点是(A)

B公文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之一、

93、公文处理程序具有很强的确定性与不可逆性,下列各阶段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B)

94、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含有重大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遭受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C)

95、内容重要并紧急需要打破常规优先传递处理的文件,叫做(B)

98、一般的传阅文件,在有关人员传阅完毕后,文书人员应注明(A)

D、时间说明,制定岗位考核标准,是落实岗位责任制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100、劳动力是任何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值的构成包括(ACD)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102、***在《整顿*的作风》中指出;我们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学风问题主要指(BCD)

104、科学发展观是从哲学的角度对发展问题的诠释,是(ACD)

D、涉及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如何发展等问题

C、集中和重点性原则D、以经济手段为主的综合配套调控

A、甲省交通厅批准了某市交通*在其管辖范围内收取养路费的申请

B、商标*同意了乙公司对注册商标“白兰”续展注册的申请C、丙市**经招标赋予某单位独家经营自来水供应

108、张某与李某遭一伙无业青年无理取闹,张某还被殴打,李某见状急向邻近派出所请求保护,值班人员赵某以休息时间不办公为由拒绝提供保护,结果张某被打伤,该派出所的行为(BD)

109、陈某对甲乙两个行政机关以共同名字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ABD)

C、甲和乙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D、甲所在地人民**

111、国家公务员制度,体现了(AB)

114、按照发生在政策过程中不同的阶段,可把政策控制划分为(ABD)

D、某人事厅贯彻财政厅有关职工福利发放标准的文件

XX市人民**关于召开全市市民“创卫”工作的通知

全体市民:

为了使XX市市民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空间,提高市民的生活品位,提升城市的形象,我市人民**决定召开全市市民“创卫”工作会议,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各单位接到通知后,请于开会前一天将与会人员名单报会议筹备组。

会议地点:XXX市人民**院内办公大楼一楼会议室。

121、市政发〔2012〕8号B

122、XX市人民**关于召开全市市民“创卫”工作的通知B

123、全市市民:B

127各单位接到通知后,请于开会前一天将与会人员名单报会议筹备组B

128会议地点:XXX市人民**院内办公大楼一楼会议室B

上一篇:辽宁省军转干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下一篇:历年陕西省军转干考试真题及答案

历史里面的资本主义市场到底是什么意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初步形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形成,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部分。我认为掌握这么多可以参加考试了。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成熟时间?

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 商品输出机器生产方式的确立和推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扩大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帝国主义瓜分世界 资本输出资本主义国家完全控制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命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书评|资本主义市场:无形的手,无情的手

是谁、以什么方式应用其资本,又是如何追逐其私利的?整体的社会效益又是对谁而言?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曾有一个著名的隐喻“无形的手”(invisible hand),意指个人应用其资本来追逐其私利的行为,会在无意识中增进整体的社会效益。这一隐含着基督教神学色彩的短语,在后来广为人知,常被用以指代市场机制的魔力:只要我们顺应这样的市场规律,就能将个体零散、自发的行为导向一个非意图的宏大秩序中——在许多人看来,这一个五六百年来不断加速的图景就是全球化。

美国史学家彭慕兰与史蒂文·托皮克在其合著的《贸易打造的世界》一书中,描述的正是贸易如何使我们的星球上不同地方的人日渐连成一体的。不过,与亚当·斯密那种注重经济学规律和社会秩序的乐观不同,他们在书写中潜藏着一些质疑:是谁、以什么方式应用其资本,又是如何追逐其私利的?整体的社会效益又是对谁而言?作为在研究生时深受“自下而上的历史”观念影响的一代,他们的视角更关注对普通人生活和感受的理解,无法因经济学的“客观规律”就忽视历史上“血腥的手和那只不可见的手往往狼狈为*;甚至,往往这两种手为同一躯体所有”。或许可以这么说,“无形的手”向来也是“无情的手”。

虽然书名题为“贸易打造的世界”,但确切地说,现代世界是由市场机制打造的。贸易自古就有,但直到15世纪诞生于西欧的一种新型市场机制,才急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虽然这些闯入到世界各地的欧洲白人也是“做生意”,但其内在驱动机制却全然不同,这正是应予厘清的一个关键点。

对此,书中也有交代:市场一直都是社会力量所建构的,其有效运作有赖于人们在度量衡、价值、支付方法、合约等规范方面具有一定的共识;更进一步说,人们在交易物品时,不仅是为了物质享受,常常也是为了获取社会声望或增进社会关系,经济活动本身就是社会行为。根据马林诺夫斯基等人类学家对礼物的研究,在原始社会中,经济活动从来都是深嵌入社会运作机制中的一环,社会和经济之间绝难清晰地予以划分——就像婚姻中的彩礼如果说成是购买新娘的费用,双方都会视为难以容忍的侮辱。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在《石器时代经济学》中明确指出,“所有的交换,都表现出社会交往的某些方面,在考虑交换物质层面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它们的社会层面”,在原始社会中完全不存在充满竞争、价格垄断的市场,因而“资本主义并不是人类历史上与生俱来的经济方式,而人类社会更普遍的经济方式也不是资本主义”。

这些看似属于常识,但对古典经济学来说却是全新的认识。因为经济学的前提假设就是存在一个独立分化且自我规范的经济领域,在其理想型的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下,贸易是一种纯粹的利益交换关系,每个人都在市场竞争中独自寻求自我利益的实现。但自1970年代以来,人类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的视角的研究开始强调:经济活动不是一个绝然独立的领域,而是社会文化序列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领域。

这解释了为什么所有社会都有内外部贸易,但很多特定商品直到西方经济活动介入后才成为全球化商品。例如咖啡在1690年代之前仅栽种于也门的三个特定产区,其发源地埃塞俄比亚在20世纪之前从未对外出口咖啡;南美洲的古柯虽然栽种、采收技术十分简单,但它最初也只生长于特定的生态区域,且对印加人而言是“神圣植物”,在宗教仪式和医疗中有重要意义,却并非拿来换钱的商品。中国的茶叶虽然在明清时期已在一定程度上商品化,但其生产仍依赖不同的产区,是“特产”而没有“品牌”,最上品的物产通常还是用以进贡的。

西方资本主义市场体制的特殊之处在于:当它发现市场机会时,有一种强大的创造利润的内在驱动力。这乍看好像没什么稀奇,谁不喜欢钱?但在传统世界里,绝大多数社会里的人们的确认为有许多东西都比钱更重要:北美印第安人办夸富宴来获得社会声望;佛教社会强调散财多做功德;中国人则觉得获得科举功名比赚钱更能光宗耀祖,因而有钱人家还会捐纳个官来当。换言之,对这些社会来说,赚钱只是达成其它目的的手段,但在资本主义价值观下,利润最大化本身就是目的。不仅如此,当时的西欧还出现了一种基于个人主义的市场竞争机制,一旦发现市场机会,就有很多人奋不顾身地投入其中,只要能捞一票,哪怕走遍全世界。

无论哪种商品,要获得暴利,背后遵循的逻辑都是一样的:它最好成本很低,获利空间巨大,需求旺盛,且自己直接掌控从生产到流通的所有环节,将产生的利润都收入自己囊中。各地的淘金热、对野牛等野生物种的滥捕、秘鲁鸟粪的疯狂采挖、巴西海岸森林的毁灭,说到底无非是因为这些自然出产的资源,人们根本无须付出任何“成本”却有巨大利润,而后人承受的代价有多大,他们根本无暇顾及。除此之外,早期的热门商品如香料、糖、茶、咖啡、橡胶等,无不是在欧洲有着巨大利润的大宗商品;而它们之所以利润高,说到底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它们都不能在欧洲本土生产,原产地遥远而产量极小,且须经过中间商的重重盘剥。

就像现代的“进口替代”战略一样,当时欧洲资本主义者的思路也是一样的:自己来生产这些替代品以打破垄断,降低价格。为此可以采取种种办法:葡萄牙人直航印度,绕开中间商直接购买香料;荷兰人直接占领原产地香料群岛;将咖啡、茶树、橡胶等树苗从原产地偷运出来,在自然条件相近的殖民地大面积种植;但最具革命性的,则是葡萄牙人开创的模式:在非洲殖民地强制黑人奴隶劳工生产糖,这是现代工厂的最早雏形,自此欧洲人不仅能以低廉成本获得商品,而且还能稳定持续地生产出来。当然,对像中国这样既无法直接占领、又难以打破其垄断的大国,英国人除了进口替代(自行研发瓷器、并在印度种植茶园)外还有最后一招:输入鸦片来抵消其大额逆差。

相比起来,明清时代的中国虽然也参与国际贸易,但这种贸易形态并未从社会文化体系中脱嵌出来——在晚清朝贡制度遭全面破坏之前,贸易的考虑从未凌驾于**、文化因素之上。在中国市场内部,盐、瓷器等重要物质的生产均由官府掌控,或实行专卖,或有官窑专供御用;在对外贸易上,中国市场感兴趣的往往是某种“文化性商品”:如燕窝、鱼翅、人参、檀香木等只有特定文化中的人才会消费的物品。这一点本书虽未提及,但彭慕兰并非不知,至少他在《大分流》中也提及“搜寻檀香和其他在中国受到珍视的异国风味的输入品对众多太平洋岛屿造成了极大的生态破坏,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只是当开往中国的船只开始装满鸦片时,它们才得到了解救。”这些物品除了胡椒外,大多都是采集而非种植、养殖的,而且脱离了中国文化的情境是很难理解的。晚清郭连城在其《西游笔记》中记载游历意大利时被人好奇地问:“闻贵处盛馔必有燕窝,夫燕窝既无厚味,又多资价,而贵处相习成风,亦可怪矣。”实际上,最早与中国进行贸易的美国人也有类似的想法,他们发现中国人对美国的商品大多兴趣缺缺,但却深信人参的疗效,虽然在美国人看来这仅是一种迷信。

对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来说,像燕窝这样的珍品,其提供与消费体现的是一种身份地位和双方的权力关系,至于燕窝本身究竟有多少营养是次要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中国虽然有市场需求、甚至也有伍秉鉴这样富可敌国的行商,但他们无一例外地满足于自己在特定制度中的位置,从未谋求以自己的资本投入,去直接掌控海外的生产和进口替代,以牟取利润最大化。这不仅是因为这些中国商人缺乏**力量的支持进行海外冒险,还因为像燕窝、檀香木这样的物品,其价值就在于其珍稀性,也没有一个社会中产阶级可以从中创造出广泛的市场需求来。

理解了市场机制的这些特点,就能理解它在近代出现时,为何能如此强大、又如此具有破坏性。一言以蔽之,那都是因为这一套机制原本就是中立的、非人格化的,就像货币在流通中越是如此,就越是势不可挡;当它这样推行开来之后,原先世界各地那种社会、**、经济紧密联结的机制就首先遭到了全面破坏——这就是朝贡体制为何在近代中西遭遇中首当其冲被强力废除的原因。

与此同时,原先那种不同地方的贸易群体各自分工的默契也逐渐消亡了。近代之前的跨国贸易常常依赖某些特殊的离散性贸易群体,例如印度的帕西商人和南洋的福建人,他们可以在同乡群体内依靠天然纽带所赋予的信用从事经济活动,在名誉和家乡地位对个人行为还有强大约束力的时代,仅此就能让人按诚信做生意。但西方的新机制截然不同:它远道而来的目的就是绕过中间商包揽利润,因而在能做到这一点的时候绝不手软,只有在初期不得已时才采取融入当地社会的妥协做法。不仅如此,西方市场竞争的理想型便是一种个人权利得到保障的充分竞争,因而正如萨林斯所言,“每个人都要独自面对自我的欲望,而在原始贸易中,每个人都要照顾贸易伙伴的期求”。换言之,在利益最大化的冲动下,这些新来的西方殖民者倾向于打破传统默认的互利惯例,而想要不顾一切地实现自己的目的。

在西方的坚船利炮和商品的双重入侵下,原本那些区域性的贸易网络逐一瓦解,自足与互利的伊甸园一去不复返,自此全世界连成一体,外面那个不知其面目的“世界市场”的微小波动,可能就会影响到你的饭碗。随着这一变化到来的,便是世界的加速流动:起初是商品,随后是人员、资金、信息和思想。虽然这一过程一直在进行中,但正如德国学者于尔根·奥斯特哈默在《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中证明的,只有到19世纪才出现了铁路等空前强大的基础设施技术,使得流通的规模骤然增大,流通速度加快,这冲决了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中的传统社会,使他们如梦初醒地发现自己原先的生活再也无法持续下去了。

在这样大规模破坏的基础上,新的统一标准才能得以建立。无论是米制的度量衡还是时区制,都是在19世纪得到贯彻,这恐怕并非偶然。值得注意的是,流通的加速不仅使时间、距离的阻隔消失,传统的中间商衰败,在很大程度上可能还加速了社会的动员并加剧了冲突——这种感受,晚清时的中国人应该感受尤为痛切。这种时空压缩的危机感就好像原本远在天边、对你的平静生活无从干扰的外星人,忽然带着武器出现在你家门口一样,使得人们在惊慌中急迫地行动起来,原本避免冲突的距离感也以极快的速度日渐消失。

在此,书中反复强调的是:新技术、新事物的引入,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铁路在19世纪被视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利器,然而在1910年就已拥有世界上第四大铁路网(铁轨总长占全亚洲85%)的印度,却未能迅速跻身现代社会,且铁路本身也获利微薄,实在令当时的欧洲人大惑不解。原因说到底可用一句话概括:印度的铁路系统原本就不是市场机制的产物。它的很多线路最初的建设目的是为了输送军队或救荒,英国殖民政权又向投资铁路建设者提供绝不亏本的保障,凡难以获利的线路就由印度纳税人补贴不足。这种不平等的**结构所施加的干预,使得英国金融资本家稳赚不赔,而技术等又由英国提供,根本未促进印度本地的发展。换言之,从印度本身来说,这是一个“并非自己想要”却过早被迫掏钱来买入的一个奢侈品。这呼应了全书的另一个关键论点:市场的运作并不按经济学理想模型的纯粹利益交换来,**和军事手段从来都不袖手旁观,“全球化的过程,并非一直是由经济主导,**、文化因素有时也扮演主导角色”——值得补充的是,这里还遗漏了宗教的因素。

这诚然是对以往传统观点的修正,但却很容易绕回到另一个难题上来:如果西方模式下经济活动“其实也不例外”地和**、文化、社会因素结合在一起,那么为何是西方率先实现了现代化?像中国可能自发产生资本主义吗?身为加州学派的历史学家,两位作者的回答似乎是肯定的,至少彭慕兰在《大分流》中就讨论了清代江南地区和英格兰哪个更有可能现代化的问题。这的确可以深化我们对历史丰富可能性的认知,但无疑削弱了西方资本主义模式的特殊性。以我们现在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在朝贡体制下中华帝国**力量对经济活动的控制,市场力量决难自发分化出来萌生资本主义,也无从在那个年代以中国自身的贸易机制打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来。不论好坏,我们正是凭借着市场机制的无情力量,才打破了传统社会这个鸡蛋,尝到了现代化这个煎蛋。至于你觉得这是破坏还是创造,那就要看你更看重什么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主要表现在?

答:1.是否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3.是否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新自由主义与国际金融危机---国家能源*

一场风暴,世纪一遇的金融风暴,从华尔街刮起,席卷全球。受其影响,有的国家破产,一些**垮台,大批企业倒闭,无数工人失业,经济一片凋零。人们从风暴中觉醒,谴责引发这场风暴的始作俑者——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究竟是什么“主义”,它与国际金融危机是什么关系,我们应从对新自由主义的反思中得到什么启示,中国如何有效抵制和排除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处于改革发展又一个攸关未来路口的当代中国,必须对这一历史性课题作出明确回答。

新自由主义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理论工具

20世纪70年代,在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向国际垄断转变之际,资本主义经济罹患“滞胀”怪病,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和失业增加三个“冤家”前所未有的大“碰头”,使处于主导地位的凯恩斯主义陷入困境。趁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失败、政策失效之机,在替补席冷坐了数十年的新自由主义开始崛起,在美英等发达国家日渐兴盛,并逐渐取代凯恩斯主义成了西方经济学的主流。

新自由主义是在亚当·斯密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虽然学派林立、体系庞杂,但其立论基础、**取向和政策主张却是相同的:都以“三论”——人性自私论、私有制永恒论和市场万能论为理论基石,以“三反”——反社会主义、反公有制、反国家干预为**取向,以“三化”——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为政策主张。这是一种以市场原教旨主义为核心的理论,是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需要的理论。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美国总统里根上台后,为了扭转国内活力不强、效率低下的经济状况,增强国际垄断资本的竞争力,增加与苏联对抗的筹码,他们举起新自由主义大旗,全面推行私有化和国家干预最小化。1990年,一些国际组织和学者,把新自由主义理论及政策系统化,形成“华盛顿共识”,并用于指导拉美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调整与改革,新自由主义进入其发展的巅峰期。

“华盛顿共识”极力主张贸易、金融、投资自由化,要求发展中国家敞开国门,放松对外资的限制,降低或取消各种贸易壁垒,为国际垄断资本全球扩张、攫取高额垄断利润扫清制度障碍;极力主张国有企业私有化,认为公有制是效率低下的根源,国有制是对自由的限制和否定,要求发展中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大规模出售国有企业,用资本主义私有制“规制”世界;极力主张减少国家对市场的干预,认为市场调节可以自动实现市场均衡,要求发展中国家取消或放松**对经济特别是金融的管制,让“看不见的手”主宰国家经济发展。

“华盛顿共识”是新自由主义的完成形态,标志着新自由主义从一般学术理论嬗变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范式、**教条和意识形态。它表面上是维护作为人类最高价值准则的“自由”,实质是为国际垄断资本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提供理论依据,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影响世界,把所有国家都纳入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终结社会主义制度。

实践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检验一种理论的试金石。新自由主义关于市场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关于加强财政纪律、压缩财政赤字、降低通货膨胀率,稳定宏观经济形势,关于加大**公共开支、提高**投资效率,关于把**的行为纳入法制轨道等主张,具有一定合理性,在实践中也取得一些成效。但其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的核心政策主张,则具有很大的片面性、虚伪性和欺骗性,给全世界带来极大危害。

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推行使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断或延缓。拉丁美洲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在西方国家推行新自由主义的压力下,推进贸易自由化,放松对外资的限制,实行大规模私有化,减少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导致国家经济严重衰退。泰国等亚洲国家在国际投机资本的攻击下,1997年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大批银行倒闭,国际储备下降,货币贬值,生产衰退。新自由主义的泛滥加剧了全球贫富两极分化。新自由主义的推行使“资本流向世界、利润流向西方”,导致穷国越来越穷、富国越来越富。据世界银行统计,在新自由主义刚得势的1973年,世界最富有国家人均收入是最贫穷国家人均收入的44倍,到2009年则达到330多倍;高收入国家的10亿人口拥有全球财富的60%,中收入国家的15亿人口和低收入国家的35亿人口各拥有20%;联合国确认的最不发达国家由1974年的19个增加到2002年的49个。全球性两极分化成为世界动荡不安、冲突频仍、恐怖主义泛滥的重要根源。

新自由主义引发的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劳动人民带来深重苦难。危机导致大量企业破产倒闭,失业人数剧增;企业经营效益下滑,工人收入大幅下降;国家财政收入收缩,社会福利明显减少;世界贫困人口陡增,无家可归者随处可见。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2009年全球失业人口高达2.12亿人。据世界银行2011年统计,全球新增4600万极度贫困人口。欧美国家由于债务危机削减工资福利,导致劳资矛盾尖锐,社会危机加深,“占领华尔街”等抗议、罢工接连不断。

新自由主义及其完成形态“华盛顿共识”之所以给世界带来如此严重的危害和影响,核心在于其人性自私论、私有制永恒论和市场万能论的理论基石,是建立在历史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具有虚伪性和欺骗性。危机苦果最终落到苦果制造者的头上,进一步暴露了新自由主义的历史*限性,标志着新自由主义不可避免地走向破产。正如日本经济学家中谷岩所说,“我们终于要与主张越不限制越好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诀别了”。

与此同时,金融危机爆发后,《资本论》却在全球骤然热销,西方又出现了马克思热。一时间,一些学者、政要、银行家、公司经理、青年学生,甚至大主教,纷纷研读《资本论》,试图从中寻找危机的根源和摆脱危机的答案。

《资本论》此时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崇,说到底是因为马克思在这部巨著中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可惜的是,很多人没有从中得到真谛。比如,所谓政策失误论、金融创新论、风险低估论、监管缺位论、**周期论、中国责任论、人性贪婪论等,这些对此次金融危机原因五花八门的解读,多数是用现象解释现象,没有触及危机的根源。

这次金融危机没有超出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逻辑判断,根源仍然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同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这次金融危机发生的机理是: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导致美国企业利润和工资的比例由1960-1969年的43:49下降到2000-2007年的63:8。贫富差距扩大造成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或生产相对过剩,美国**解决的办法就是发展消费信贷,鼓励居民“透支消费”。这种消费模式,使美国居民不仅用尽了当前的收入,还透支了“未来的收入”,形成了巨大的债务泡沫。更为严重的是,美国**也在“透支经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转而倚重来自国外的投资以支撑本土经济的增长,以至于1985年以后成为世界最大债务国。为了转移和分散风险,各放贷机构和投资银行就制造各种金融衍生品,以“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推销给全社会乃至全世界。一旦延伸过长的链条中断,危机就会以海啸的形式爆发。

当前,西方国家不同程度地抛弃了新自由主义,寄希望于新国家干预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相比,新国家干预主义认识到市场调节的*限性,承认**干预的必要性。但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充其量只能减轻、缩短或推迟危机,而无法根治和防止危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应对危机实践中显示优越性

在世界各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中国一枝独秀,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称赞。2008-2011年的四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6%,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3%,占世界比重由2008年的7.9%上升为2010年的9.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6%,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与西方国家经济复苏缓慢、欧债危机蔓延、劳资关系紧张相比,这份成绩单,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之间的协调。公有制为主体,顺应了生产社会化、国际化的客观要求,实现了生产资料占有的平等性,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和走共同富裕之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顺应了生产力多层次的客观要求,有利于调动各种因素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中,两者平等竞争,各展所长,优势互补,不仅提高了效率,也保证了公平。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有企业不仅承担了抗击危机冲击的重任,而且在技术、资金等方面帮扶非公有制企业解决困难,与其抱团发展、共克时艰,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非公有制企业各自发挥特长和优势,主动转型升级,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两者的协调,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企稳回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之间的协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遵循市场规律,又要求国家宏观调控。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另一方面,又积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制定长期发展目标、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使经济有规划按比例发展;掌握一定的重要资源配置权和重大建设项目审批权,促进各项建设平衡协调发展;建立和管理必要数量的国有企业,有效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增强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保持效率和公平的统一;相机调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促进宏观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协调;对新出台的改革措施先行进行*部实验,防止发生全*性失误;等等。这种制度安排,既遵循了市场运行规则,又弥补了市场调节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等功能性缺陷,避免了经济大起大落。在这次危机应对中,我国的经济调控模式,表现出高度的政策决断能力和资源动员能力,其反应速度之快、治理力度之大,是世界其他国家所难以企及的,为阻止经济过度下滑,快速走出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特有的所有制结构模式、宏观决策模式和微观传递机制,表现出强大的经济调节功能和危机治理功能。柏林墙倒塌后提出“历史终结论”的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认为:“‘中国模式’代表集中和高效。客观事实证明,西方自由民主可能并非人类历史进化的终结。随着中国的崛起,所谓‘历史终结论’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们进一步认清了新自由主义的实质和危害,许多国家掀起了批判和抵制新自由主义的浪潮。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必须旗帜鲜明地抵制和排除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干扰。

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保持我国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我国的改革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的,就是要把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同市场经济的机制优势结合起来。改革中,我们注意吸收了西方经济学中一些有益的东西,但改革决不是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决不能认为搞市场经济改革就要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也决不能认为批判新自由主义就是反对市场导向的改革。必须明确,搞市场经济是一回事,搞什么样的市场经济则是另一回事。我们同新自由主义的根本区别,不在于要不要搞市场经济,而在于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市场取向的改革一开始就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进行的,*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自由主义没有也不可能取代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改革中的指导地位。

要始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保持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性质,决定了我国必须始终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些人士提出所谓公有制无法与市场经济结合,中国国有企业应该私有化,除了意识形态原因外,一个主要理由就是国有企业效率低和国有企业垄断等。其实这并不符合事实。根据实证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包括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在内的整体效率比私营企业高,特别是国有经济的延伸效率,按固定资产投资计算比全社会产出率高50%-70%。至于垄断,包括自然垄断、行政垄断和经济垄断三种形式。自然垄断本身不适合竞争,行政垄断和经济垄断完全可以通过改革来打破。问题是私有制也会产生垄断,否则,西方国家为什么制定反垄断法呢?因此,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决不是私有化。

要始终坚持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人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要由“市场主导”,**不能干预和调控经济。这恰恰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误解和误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市场调节实质是资本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消极一面。因此,必须加强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活动的宏观指导和调控。实际上,在当今世界,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是不受**干预和调控的,只是干预和调控的具体形式、方法和程度不同而已。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应该而且也更有条件搞好宏观调控,这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的,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的必然要求,也是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区别。改革开放30多年的巨大成就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巨大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我们要认清新自由主义的实质和危害,自觉抵制和排除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干扰,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执笔:于连坤罗永光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什么是资本主义市场(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相关文章:

  • 返回顶部